当前位置:首页> 专家观点

进口对当下中国经济的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中国第三届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如期举行,这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中国选定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一次重大实践活动,受到全世界的瞩目,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仍在不断发酵,来自欧美的重塑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论调不绝于耳,反观中国发展,我们不仅成功地控制住了疫情的扩散影响,有效地实现了复工复产,并且取得了经济恢复发展的巨大成效,我们已进入到了谋划十四五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发展规划新的发展阶段,从这一历史背景看,第三届进博会的成功举办更显得其意义之重大。

在此,有必要普及一下进口贸易的一般性作用和当下进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

首先,应该认识到进口贸易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经验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体现在通过进口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歩,缩小制造业的技术差距,节省科技研发的时间,使我国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赶超世界先进技术水平,有力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其次,通过进口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可以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有效服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是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出路。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趋势和科学技术发展变化情况对经济发展做出科学预测和制定正确的调整战略。通过宏观调控调整各产业部门的比例以及内部结构,有利于加快解决我国基础工业同加工工业之间的结构不协调问题以及在加快用新兴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进口贸易具有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作用。进口贸易虽不直接为建立和发展面向出口的产业服务,但通过引进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我们可以大大提髙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和改进包装装潢,从而提高制成品和附加价值高的深加工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参与全球价值连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证明,我国通过多种形式的进口加快了技术引进的步伐,这对增强我国自力自强的发展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形成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第四,进口贸易在弥补国内资源不足,保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不少原材料和生产性重要物资大量依赖进口,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受到进口资源和原材料规模的制约,从而影响了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增长速度,同时也阻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为了弥补国内资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不足,我国通过进口贸易调剂余缺,进口了大量发展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和国内生产短缺的零部件,缓解了国内供需的矛盾。这对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促进生产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五,进口贸易对于调剂余缺、繁荣和丰富国内市场,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我国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但我国的供给侧方面的能力仍有待挖潜,现阶段还难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一方面,我国通过进口生产资料和技术,扩大国内的商品生产,增加高质量商品投放,丰富花色品种;另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化的发展,对于那些国内生产难以满足的市场急需的商品物资适当扩大进口,直接繁荣活跃市场,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同时也可以促进国内消费的升级发展。

第六,进口贸易在积累建设资金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鉴于目前我国还存在着平均7.5的关税水平和相应的进口环节税,随着我国进口贸易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另一方面通过进口技术设备和物资投入生产,可以有效地提高全员劳动生产力水平,有效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质量效益的提高,从而创造更高的产值,给国家和企业增加更多的利税和资金积累。

今年以来,全球新冠疫情的爆发和大流行,不仅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同时对已经十分脆弱的世界经济无疑更是雪上加霜,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大幅下降。面对当今国际经济贸易形势的复杂变化,我们继续坚持有效的组织进口博览会,应该说更具有丰富的现实意义,这些意义体现在:一是平衡货物贸易顺差的需要,立足于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二是市场开放、扩大进口是贸易开放度的一种象征,表明了中国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和决心,三是形成国内国际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实际行动,同时对世界经济贸易增长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

    地 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逸夫科研楼608 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Add: Suite 608, Yifu Research Bldg., No. 10, Huixin Dongji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9, China
    邮 编:100029
    电 话:64493232
    传 真:84255122
    联系人:宫和平
    Email:cwto2015@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