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政策法规

John Whalley:碳关税 可怕的纸老虎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无果而终,是否征收碳关税成为争论焦点。

有人说它会使世界变“绿”,有人说它更加趋向贸易保护主义。

碳关税真的会来吗?什么时候来?这是企业短期内最关心的。

“征收碳关税,并非一件简单可操作的事情。即使真的征收,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可能也并非想象中的大。”来自中国的不同部委发出了一致的声音。

碳关税真的会来吗?

广东省国资委不久前找到了芝加哥交易所的副总裁黄杰夫,急寻应对碳关税的措施。

黄杰夫说:“广东是出口大省,一旦碳关税实施,对其经济、社会稳定的影响是巨大的。”

从理论上看,“碳关税”属于 “边界调节税”的一部分,该税的目的是维持减排国家企业的竞争力。边界调节税由不同部分组成,即对高碳产品征收进口关税和对低碳产品出口补贴,碳关税属于前者。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研究员JohnWhalley教授说:“边界调节税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是有效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工具,还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

政府未雨绸缪,无可厚非。因为种种迹象显示,碳关税正在逼近……

欧盟最先提出边界调节税议题,这一提议已经在欧盟委员会讨论有两年。

哥本哈根会议无果而终后,随着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直接并具有约束力的排放限制这一目标愈加渺茫,在征收碳关税(CarbonTariffs)的问题上,欧洲和美国正遭受着巨大的压力,以至于碳关税被热炒成箭在弦上、伺机而发的问题。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一句,“碳关税真的会来吗?”

来自中国的不同部委发出了一致的声音:“征收碳关税,并非一件简单可操作的事情。”

中国商务部一位人士说:“碳关税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很有可能会破坏整个国际社会的原则。”

他举例说,中国卖给欧美的大部分产品还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价格低廉。欧美人在市场上如果不买中国的廉价产品,他们会去买哪里的呢?

一种途径是他们自己国内生产,这就意味着全球国际分配模式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国际投资就会停顿,产业转移也将不存在。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美国人他全部自己生产的话,如果他生产需要100美元,而我们只需要10美元,他征收100%的关税,我们还有很大的利润空间呢。

另一种选择是买越南、柬埔寨等国家的,能和中国竞争的这些国家,他们的效率更低,碳排放量更高。如果欧美的碳关税是公平的,就应该是针对产品不针对国别。WTO基本原则中有一条“最惠国待遇”原则,其涵义是缔约一方,现在和将来给予任何第三方的一切特权、优惠和豁免,也同样给予其他成员。

“也就是即使碳关税起征,中国的产品还是有竞争力。”该商务部人士说。

中国科技[0.35 -4.17%]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在技术层面上分析了碳关税征收的不可行性。他说:“首先是产品碳足迹的计算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和方法。”

比如一辆汽车,它涉及的行业包括塑料、钢铁、电子仪器等等。这就意味着碳含量数据的收集散落在上下游整个供应链的企业手中,甚至有不少回收过程中的数据在消费者的手中。这些上下游企业也并不一定是源头,而且同一种原材料的不同企业的碳排放还是不同的。

其次,各国环境政策和环保措施都是不同的,那么对一个国家征收多少碳关税才是合理的就难以界定。如果对各国产品征收额度差异甚大,显然破坏了WTO原则。

但是全球环境研究所的郭奔驰却并不持上述乐观看法,他认为碳关税很可能旋即出台。他说:“欧美可以用类似自由贸易区协定和双边协定的手段绕开WTO来针对中国。”

吕学都说:“如果真是这样,碳关税的问题就会演变成全球贸易战。现在欧美热炒碳关税更多的还是出于本国政治考虑。”

纸老虎可怕在哪里?

如果征收碳关税只是一只纸老虎,那么它的威力在哪里呢?

上述商务部人士说:“其最大的弊端在于将非贸易因素引进关税里面去,碳排放本身并不是一个贸易因素,如果开了这个先例,以后的其他非贸易因素也很可能被引入进来。也就是一件事情形成了规则、习惯的时候,它很可能会将人权、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和关税联系起来。”

例如,美国人早就说过,关于劳工的保护要收劳工保护税。包括工人的劳动条件、童工、先进的生产力等等。

“所以在碳关税面前,中国一定要坚持住自己的立场。因为影响关税的只能是经济因素,我们坚决反对拿经济因素之外的因素来构成关税的一个因子。”上述商务部人士说。

JohnWhalley说:“从长远看,类似美国碳关税的议案对WTO的影响值得关注。”“从眼前看,多哈回合谈判已经有很多问题,而碳关税相当于又在上面加了根稻草。”JohnWhalley说。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 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 法律责任。

联系方式

    地 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逸夫科研楼608 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Add: Suite 608, Yifu Research Bldg., No. 10, Huixin Dongjie,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029, China
    邮 编:100029
    电 话:64493232
    传 真:84255122
    联系人:宫和平
    Email:cwto2015@126.com